close

調色後.jpg

似乎到一個年紀,會不自覺地回顧一下過往到現在的人生經歷,重新檢視自己有沒有成長、有沒有改變,是否成為自己心中的理想。這之中發現自己其實一路到現在,體驗過的事物十隻手指頭也是不夠計算,只是說,體驗過不等於瞭解,瞭解了也不等於成為愛好,能夠持續地執行才是真正厲害的地方。

小時候很羨慕那種高中一畢業就曉得自己要做什麼或成為什麼的人,目標或是夢想早已滲透於他們的青春期。他們清楚該怎麼做、曉得要朝哪個方向前進,不需要踩入大部分學生會有的尋找自我的迷惘,也不需要經歷那些黯淡無光的懷疑自我時期,這類型的人都是我敬佩且夢寐以求。反之,我屬於邊做邊摸索的類型,人生的道路中若對某件事物有興趣,就會嘗試。同時我也容易被鼓動被激勵,然而我卻只有三分鐘的恆心和三分鐘的熱度,總是無法持久。以前若一個興趣可以維持三個月,就可以自以為是驕傲地說嘴。只不過,也就那三個月。

曾經問過周圍的朋友我是什麼樣的人,大多數的回饋都與堅持、有原則、強迫症、太緊繃等相關的正反兩面形容詞。實際上,我是一直到28歲後,才真正地開始與「堅持」、「持續」這些動詞培養感情,逼自己靠意志力來執行與自己的承諾。而當那些強迫自己持續、堅持的事項重複多次後,不知不覺地就會融入生活中的日常,成為大腦與身體的習慣。

簡單來說,我也曾經是個沒目標、沒原則、沒持續力的人。不到完全的廢柴或是米蟲,但就是經常有「曉得應該再努力、再拼一點就能達成,卻很不願意努力」的壞習慣。

這中間的經歷無法三言兩語簡單地描述,大致上就是被某些人影響,體內的一些想法起了化學反應,原本沉睡在內心的持續力被解除封印,像是一道解了很久數學題被完全解開般地茅塞頓開。腦中突然出現「何不與自己做個打賭或是約定呢」的念頭,從此不管多小的待辦事項、日常瑣事,如閱讀、寫作、冥想、運動等,我都視為與自己的承諾和約定,且提醒自己「若與自己訂下的每日約定都無法完成,要別人如何信任你呢」這種言重地脅迫,來提醒自己有些事情是不能拖延或是中斷。

並不是一定要多想做一件事或是多喜歡一件事自己才會去完成,相反地,我屬於那種當完成那些不想做且厭煩事務會特別有成就感,也證明自己打敗了內心的懶散與藉口。我認為持續性似乎都會伴隨些迫不得已,有些事情是自己當下的狀態所需要的活動而非想要的。甚是有些不起眼的瑣碎事務,都是影響自己能否保有持續力的關鍵。

舉例來說,像是運動。喜歡運動這件事更不是我基因中的序列,特別運動講究地是持續性,運動習慣的養成完全不是輕而易舉的事物。

我以前完全不想去健身房,比起室內運動我比較喜歡戶外的活動,但那些戶外活動並不是每天都可以進行的。直到某次看到網路上名模的身材是自己羨慕的線條曲線,且她是靠每天運動才能有那樣的身材。頓時被雷劈到,那陣雷將腦內迴路連接起來,出現了一個想法。若想要有美好的結果就需要對自己不喜愛從事的事情做出努力與付出。由於了解自己虎頭蛇尾的做事態度,我就在自己的手機主畫面放上性感模特兒的身材照,以示鼓勵與督促。往後每回待辦事項中的「運動」選項被劃掉後,會有股看不見的引力拉著我前進。

還有一點與我自己的性格有關係,不服輸且說不起的性格。過去做事常常三分鐘熱度,E有次看不下去後碎念「妳有什麼事情不是三分鐘熱度的嗎」,我感覺自己被羞辱。而這份屈辱化為一份力量頓時突飛猛進地在我體內爆發。那時候才察覺到自己有著被人說不起的高傲自尊心,特別是自己親近的人。現在回想起,他可能是計畫好且高招地使用激將法來對付我的半途而廢與虎頭蛇尾,而我就如此地中了他的計。

覺得這些屬於忠言逆耳,所以被說了之後我就更有種想要證明自己的決心,從此就努力完成所有自己立下的目標。如今用激將法對我來說是沒什麼用了,主要是因為當年的我與現在已有所不同,我很清楚自己的目標與標準在哪裡。同時驚覺,若不清楚自己的定位,不曉得自己想做什麼、想要什麼,許多事情都搖擺不定時,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毫無中心思想,也難怪會被一句話語擊倒。

只不過,人難免還是有惰性,即便下定決心也很容易被外在誘因或是內心的藉口給迷惑,這時候我會找志同道合且較為積極的夥伴一起設立目標,一同完成。

長大後,與人相處的過程多少可以學習不要給對方添麻煩或是讓對方覺得困擾。若今天無法堅守與他人的約定或承諾,對方對自己的印象可能會扣分或是失去信用。另方面,若有夥伴一起努力,彼此督促指導,大多都可以殲滅惰性。但要記得找那種比自己還要自律的,不然最後可能變成兩個人一起耍爛。還必須訂立目標前兩人約法三章,盡量預設自己會有怎樣的偷懶情況或是想改變的惡習,讓對方可以監督自己(不過目標始終是自己必須完成的,若遇到對方不想、不願意的時刻,也不須勉強)。

最後還有一個讓我持續的原因是「比較」。這種比較並不會讓我因此自卑或痿彌,多半是不甘心、不服輸而成為驅動力。

我會與同儕和多年前的自己比較。當周圍的同儕飛黃騰達,自己卻原地踏步時,焦慮與不安會猛襲而來。記得兩三年前曾經和一位年紀比我小兩歲的朋友談論生涯規劃。聽到他侃侃而談自己的經驗與未來目標,令那時的我好生羨慕。他雙眼閃閃發亮,從中散發出的自信與優越,且從他的外在能感受到他被自己的自信心滿滿的圍繞,相信這是從他的經驗中得來的果實。

讓我開始思考,他年紀明明比我輕,但卻已走得比我前面,甚至可以說是遠到看不見,談吐、思維等,有著明顯的落差。同時回看自己那些年的時光,有多少事情是可以與他肩並肩地高談闊論。他在投資自己、學習新事物的時候,我在做什麼;他在閱讀寫作記錄自己的精彩生活時,我又在做什麼;他在遊歷世界、體驗不同文化時,我還在幻想著自己哪天可以環遊世界卻未付諸努力。或許旁人很難體驗我當下的心情,但那種被激勵且決定想要奮發的決心,在我內心中萌芽。

那位朋友也說出一句讓我減緩焦慮的鼓勵:「妳也可以現在開始啊,學習永遠不嫌晚」。人家常說的沒比較沒傷害,是有道理存在的。然而我認為比較和傷害,才能驅使人前進與改變。畢竟,成長總是伴隨著痛苦,有這些痛苦才明白目標達成時會有多喜悅。

即便我現在有時也還是會偷懶、拖延,依然有非常廣闊的進步空間,但與五年前的自己相比,是慢慢持續地在往前,朝自己訂下的目標邁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心路歷程 經驗談 成長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mo 的頭像
    Momo

    Mo's Adventure

    M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