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我這生中應該是不會養寵物的人。
我們家從小就是杜絕任何寵物的飼養,不管是貓狗還是其他特殊生物,因為我們的一家之主是投反對票的鐵票倉,像是最大股東的權利,一票否決權。再來我也認為自己並不是那種呵護、愛護動物的人士,雖有身為人的基本同理心:不會虐待動物、看到路上的狗貓會去玩耍、看關於寵物的電影《忠犬小八》、《再見吧,可魯》等感人的電影也會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諸如此類的條件。然而,也僅止於此。最特別一點是我近期比較有感的部分:毛小孩大部分都會比我們早離開世間。關於離別,以我對自己的了解,應該會走不出來吧。
與E一起買房子後,才認真地去思考自己是否有能力養寵物。E說能夠養隻寵物是他的夢想,雖然我沒有像他這樣的夢想,但那時候確實認為養隻寵物來療癒被生活壓力殘害的身心靈似乎是不錯的生活儀式。剛好菜鳥的朋友(沉兒與齊兒),成為新手貓奴鏟屎官,受到他們每日被貓主子療癒的影響,我們也開始了解養寵物的益處與若要養的話,該準備的前置作業有哪些。
有此念頭後,開始爬文了解養狗養貓的差別有什麼。E與我其實對於狗的渴望還是比較高,看過聽過太多貓咪不親人且又很臭屁的事績,對於貓的印象並沒有太好。另外,E對於貓的眼神無法有喜愛之情,這部分我也挺認同的。貓的眼睛就是與生俱來的神祕感,看起來凶狠又可怕。但礙於我們工作白天都不在家,實在很難飼養狗。狗比貓咪更需要人的陪伴,聽很多人說狗若不帶出去散步或是陪牠玩,患憂鬱症的機率很高。不過在多次與沉兒齊兒的毛小孩相處後,對於貓咪的刻板印象有漸漸地被淡化,其實貓跟狗一樣,也非常可愛。
我們開始在社群的貓咪認養與寵物店的網頁中徘徊,期待可以找到有緣的毛小孩。社群中有許多幼貓領養的貼文,飼養條件複雜且嚴格,甚至有些需要家訪或是定期回報。詢問過幾次,後面都覺得與中途之家和愛媽的做法有些合不來。我們能理解大家愛護動物的心情與正義,但實在不想搞得這麼麻煩又多程序,最後直接放棄在社群中尋找有緣的貓咪。即便購買的方式養貓並不在我們一開始的計畫中,領養的過程又不是那麼容易,評估後,才往要不要購買的方向思考。然而,若購買的話,就會想選擇自己喜歡的品種和毛色,但貓舍、寵物店的價格總讓我們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