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旅行的意義-金石堂

書名:旅行的意義

作者:Craig, Storti

翻譯:王瑞徽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9日

 

記得看到這本書是在某位我追蹤的網紅的限時動態上。台灣人看到這書名「旅行的意義」,大多都會聯想到台灣女歌手陳綺貞的名曲。當時促使我買下這本書的原因很簡單,喜愛旅遊,是位旅行愛好者,但真正的旅行意義我不敢說自己懂得多少,看能否透過這本書,探討在他人心中旅行有什麼意義。

作者是個旅行者,一生中將近四分之一的時間旅居國外,也是去過無數個國家,通曉數種語言。書的內容從旅行的簡史開始,人類從何時開始旅行、怎麼旅行,當抵達新的地方,接觸新的人群,了解新的世界,我們應該如何旅行。結尾也提醒旅人們,當旅行結束後的時候,帶回家鄉的是新的領悟與理解,而那些領域是終生受用且夠用的武器。附錄中,作者也整理其他旅行文學中提到的旅行法則及建言,同時也推薦其他胸懷大事的旅行者著作。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本身對於旅行就是瘋狂地熱愛,對於旅行方式也有自己的原則與規劃。我從沒清楚列出為什麼自己會熱愛旅行,旅行對我的影響有什麼,以及它的重要性有什麼。也沒想過自己的旅行方式,究竟是書中所述說的觀光客,還是旅人。但旅行確實讓我的心胸變得寬大、變得多樣化,也懂得用多樣的角度,了解與自己家鄉不同的文化,尊重那些差異性。不過,說出來容易,旅行究竟是透過什麼機制,達成這些奇妙的轉變,我在這本書裡找到了一些答案。其中我也節錄許多佳句作為我的旅行座右銘,同時提醒自己旅行時該有態度與思維。

「觀光有很大成分是逃離,而真實的旅行則是抵達;觀光主要是消遣性的,而旅行基本上是教育性的.......觀光的目的是到處遊覽,旅行的目的則是增加理解。」看到書中的這個段落,我也開始思考,自己在旅行的過程中,比較傾向於觀光客還是旅人。

當然,我希望自己是個旅人,而非我們平常在路上可能會覺得厭惡的觀光客。在很多旅遊勝地,難免會巧遇到一些讓自己感到很不舒服的觀光客,特別是無秩序、吵鬧、沒耐心的觀光旅行團,原本愉悅的旅行心情卻變成烏煙瘴氣的情緒。當下必須提醒自己與周圍的旅伴,那樣的遊客只會惹人厭惡。

儘管如此,不管是旅人還是觀光客,我們都必須以同理心與包容心來進行旅程,而不是把自己在家鄉的習慣帶來破壞異國的文化。

作者所謂的旅人,以我的經驗認為,比較貼近「背包客」這個名詞。有出國去玩過的人,應該可以注意到各國的旅遊景點,會看到零星的背包客。扛著高過自己身高的後背包,看似漫無目的地尋找他們的方向。經常性的搭配就是隨興,比較不體面的或許有些邋遢。然而他們給我的感覺,彷彿壯志未酬,不得不出走。我心生疑惑。是什麼樣的理由促使他們離開自己的家鄉流浪?若他們旅程結束,能夠體悟人生的什麼道理?

書中也提到旅行與科學之間的相關性:「不熟悉的經驗則會令人興奮不安,它們能擴展我們的知識,且常會改變我們自以為知道的。」

當我們的五種感官被衝擊時,這些感覺被傳送至大腦,並加以接收、編碼,再將這些信息儲存在我們的記憶體中。因此,新的事物會讓我們感到新鮮,好奇心驅使我們想進一步的了解,因為我們原有的大腦內並沒有這樣的相關信息,也可能因為這些新的經驗改變原記憶體中的信息。感官經驗以及它所創造的記憶被作者認為是最棒的禮物。新經驗為旅行的精髓所在,同時帶給旅人們新的知識。而那些新知識,幫助我們帶來更深的同情與理解。

旅行也讓我們更加認識自己的家鄉,更加愛惜自己的家鄉。那些在異國中發現各式各樣的平凡事物,有時候會造成個人的文化衝擊。到了異地,我們會去比較自己家鄉與此的差異性,但我們得學著在了解之前,不以自己的觀點擅自評斷。或許了解後,我們很難不去評斷,例如欺騙東西好吃實在太違背人性。事實上,這些經驗給了我們新的視角,一種可以觀察並試著理解世界和對我們有利的觀點。以我自己的角度來說,當接觸了與平常不同的人事物,會使我開始與自己對話,面對自己心態與思考的方式。

文中有一段話令人心有戚戚焉:「我們越是面對不同事物,我們接觸的不同事物也越多,所引發的和家鄉的比較也越多;而我們越是把外國拿來和家鄉比較,家鄉的種種也會變得更加清晰突出;而我們越是能看清楚自己生長的地方,我們越能了解自己是誰。我們出國去和異地居民邂逅,最終是和自己相遇。

我想起在日本那一年的日子,曾經因為與自己家鄉不同文化而苦腦幾回。那時後在日本的打工,當我聽不懂店長與副店長講的日文時,我會很自然反應地回:「蛤」。

在台灣,這樣的回應在日常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在日本卻會引來對方的不滿且覺得不被尊重。原來在日本若沒聽清楚對方的話或是聽不懂的時候,必須回答完整的字句。像是「什麼意思?」、「可以再說一次嗎?」等的回覆,在日本才是比較適當且不失禮的回答。將在家鄉生活的習慣帶來異地,原來會造成他人的不舒服,這也讓我明白台灣與日本,在人與人的交流時,隨性與拘謹的拿捏是非常大的一門學問。

那到底,該怎麼旅行呢?讀到作者建議的十一種旅行方式,或許並非適用於每位旅行者,其中幾項也是我會執行的方式。

-斷絕聯繫,離開通訊網路

「你不可能一邊享有一種經驗,同時把它和別人分享,因為對後者的任何嘗試必然會損害到前者。」現在的人智慧型手機不離身,又是社群媒體猖狂的世代,人們為了表現自己的經驗而急於分享在自己的社群中,反而無法讓當下去理解及深入經驗給我們的刺激與震撼。這道理我也是慢慢從多次的旅行中學得的技能,後來學會「分享不急於一時之間」。要報平安等可以等到我們離開那個地點或是結束了那個經驗,細細品嘗內化後再來分享也不遲。

-逗留

「行進得越慢,看得越多」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過一種經驗或是遇到這樣的旅行夥伴。會把一整天的行程排得很滿,浮誇的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會列在計劃表上。滿滿的行程計畫表,想要將機票玩到回本的心態。但常常都變成走馬看花的行程,無法真的將所見所聞保留於腦海中。

倘若我們不稍作停留,我們將會什麼也看不見。「你可以在一個地方坐上一整天,比你匆匆走過十幾個不同地點學到更多關於一個國家與它的人民的東西。旅行不在於我們去過多少個地方,而是你對自己造訪的地方了解多少。換句話說,重質不重量。

-徒步

走路是最早開始的旅行方式,我們透過步行來遇到旅程上更多未知的可能,同時也是最發人深省的一種旅行方式。旅行時,坐公車能抵達的目的地我就不會搭地鐵或捷運,因為路面上的風景總是比地底下的隧道來的有溫度;走路能到的距離我也不會選擇大眾交通工具。因為步行時,有更多的機會可以接觸當地的居民。我喜歡徒步,在不趕路不趕車的情況下,1小時內走路可以到的地方我一定會徒步。每次自助旅行的經驗,手機中的計步器總是以萬為單位開始,這些數字的背後,是我與當地文化接觸的證明。

-每一個景象都是一個名勝

「地方越是平凡、世俗,越是具有日常生活的代表性,旅人就越可能從中學到東西。」我曾經有個經驗,當時在冰島的某個很美的海邊景點,聽到當時的旅伴說「這和台灣的綠島有什麼不一樣?」當時我心裡的反應是:他真不應該出國旅行。

還有一個經驗是,帶了曾經的朋友去日本遊玩,幫他翻譯地鐵站的海報,分享這裡的牡蠣很有名,可以吃吃看。得到的回覆是: 牡蠣在台灣嘉義的東石吃就好了,幹嘛需要吃這裡的。

以上兩個經驗,當下都令人非常失落,一方面覺得對方的酸言酸語不識相,另一方面為他們感到可惜。我們去的地方可能平凡或是無聊,但我相信這其中必有與我們家鄉不同的地方,會有值得我們學習的部分。

-找人引介

了解異國最快的方式,就是和當地的人展開談話。若在過去就有認識當地的朋友,那真的得好好把握機會,透過此人熟識當地。若沒有也不要緊,我們可以透過主動與人交談來結識當地的居民。

記得和E去緬甸那年,在蒲甘旅行時,我們會想話題與嘟嘟車小哥聊天,以交朋友的心態問他一些很生活瑣碎的事情,拉近彼此的關係。或許對他來說,相處感覺還算自在,他就主動帶我們去一些只有當地人才會出入的場所,甚至是讓我們參加當地的點燈活動。

記得那時候在寺廟誦經的居民看到我們,都非常熱情地要我們一起點燈。熱心地遞給我們蠟燭,指引我們哪邊還有空間放蠟燭。當時居民們笑容,至今在我腦海中依然非常清晰。

-常去當地人出入的地方

呼應上段敘述。若我們想結識當地人,應該不會想在飯店、機場等外國人很多的地方。通常都會去找沒有外國旅客的地方,最好是那種,一踏進那個地方大家用好奇的眼神看你的場所。由於我和E都會講日文,我們經常選的餐廳都是那種藏在暗巷中的餐廳,那種不起眼看似冷清的餐廳,反而常常都能滿足我們的味蕾。

不過我們畢竟是亞洲臉孔,一開始踏進去店員也不太會注意到我們不是日本人,通常都是聽到我們講中文後才會發現。像這樣只有當地人才會出沒的餐廳,不管餐廳員工還是客人,都會很想與我們搭話,可能外國人對他們來說就是種新鮮感。然而也讓我們有機會可以深入瞭解當地人的環境。

-閱讀關於旅遊國的書籍

當我要去一個未知的國度時,我都會去書店翻閱關於她的旅遊書籍。像是工具書、遊記等。

記得出發去柬埔寨之前,我讀完了蔣勳的《吳哥之美》。將吳哥窟的歷史脈絡一一去了解,而當我親身蒞臨書中提到的那些寺廟與壁畫,更有強烈的感受襲上心頭。

即使那趟旅程已經過了快四年,我依然記得自己去過每一座廟宇的名字與由來。當然,書籍不可能取代或是替代實際走訪的經驗,但我認為書籍是讓我們踏入未知領域前的第一步。

-盡情享樂

這點應該不需要指導。作者雖然說了那麼多論點與觀念,但旅行絕對不是一種負擔。旅行就是挑選自己想做的方式去做,你今天想搭公車就搭,想走路就步行。不應該受限於他人的建議或是規範,旅行最重要的就是自在。盡情地享受當下,享受經驗帶給我們的好與不好。就算作者說的一些想法是真的有幫助,也不表示我們不該盡情的玩樂。快樂的旅行,是每位旅行者的最低標準。

除了以上的方式,還有單獨旅行、進到某人家中等更能深度旅行的方式,但那些並非我適用的方法。讀完後不由得去思考,真正適合自己的方式又是哪些,可以去挑戰看看的方式又有哪些。

以前從外地回國後,大部分的親朋好友都問我「好玩嗎?」、「花多少錢?」等等較普通的問候,從來沒人詢問過我「這趟旅行有學到什麼或是領悟到什麼嗎」等較深入的問題。自己也很少主動分享那些旅遊景點有什麼值得的部分,不擅長用言語去表達旅程給我的體驗與省思,但我蠻肯定的是,結束旅行回來的自己,與書中所說的一樣,絕不會是當初出發時的同個人。

當我踏出旅行的時候,會以家鄉給的教育及視角來觀察異國之地,當自己深入去探索後,總能找出那些與家鄉異同之處。而那些觀察下來的領域與理解,也會讓我們回到家後,以全新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故鄉。

總結來說,我認為,出走、出國、旅行,都能幫助我更認識及理解自己的生長地,甚至,還多了包容與體諒。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mo 的頭像
    Momo

    Mo's Adventure

    M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