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寫點關於情感的話題,可能因近期徜徉在回顧人生的想法之中。且剛好周圍朋友與另一半的磨合,令我不自覺地回想過去十年來,自己在情感上的看法改變了多少。也想知道自己是否已從女孩的身分畢業成女人。
或許有人會覺得「啊都結婚了,還需要探討嗎?」,但大部分的結了婚的應該都明白,其並不是情感的終點站。婚姻是更具挑戰性的關卡,更是從女人提升成為具備智慧且成熟女人的魔王關(這題可以等我結婚滿五年後再來回顧吧,畢竟女孩修練結束成了女人,只不過是拿到人生中其中階段的門票罷了)。
前陣子與朋友們討論關於愛情中的「分手」。大家似乎都會出現一個疑問:
「分手後能當朋友嗎?」
這問題似乎必然會出現在雜談之中,答案不外乎是「可以」、「不可以」、「看在一起多久」、「看對象是誰」等等。沒有一致地答案,也沒有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的答案,皆取決於當事人的價值觀與心態。
分手,退回交往前的關係,起初可能會很難拿捏其中的界線,特別是已經習慣身邊有伴侶時的狀態。當回到自己一個人的生活,難免會出現對於過往的懷念與以為彼此還有愛的錯覺。甚至聽過有人明明確定是已經分手,卻還維持著僅在床上的伴侶關係,尋求不需要負責任的肉體慰藉。
戀愛中除了雙方都同意的成熟式分手,大部分都可能經歷一方反對的過程。說來諷刺,明明在一起需要兩個人點頭,分手卻只要一方同意就好。那些許下未來諾言的曾經,在這千古不變的定律,卻成了過往雲煙。
可能是因為曾經經歷過與某任前男友在分手後彼此糾纏不清的時刻,而導致對自己的傷害越來越深;也可能是因為與某任男友提了分手後,發現語帶保留的回答反而給了對方無限的希望,因而總結自己的想法就是:與前任分開,無法變成朋友。
當然,人類也經常會拿石頭砸疼自身的腳。講話過的原則、發過的誓言,也會因為景物人事的改變而有所不同。讓我換個說法:「變成朋友的可能並非為零,但應該也是趨近於零」。至少之於我而言,短時間內與對方是沒辦法當朋友。即便未來有機會成為朋友,那也只會停留在「他是我認識的人」的關係。
無論是哪種分手,我都認為刪去對方所有的聯繫與不再聯繫是加速復原的一種方法。
一方面是接受且去適應自己回到一個人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讓他(她)去適應你(妳)不在身邊的日子。眼不見為淨,我認為是可以幫助當事者更專注於自己的療癒。當聽不到、看不到、不知道的狀態下,或許可以盡快地止步於悲傷。
然而,真正可以做得到的人卻很少。且通常被提分手的那一方,會比提出分手的那一方還要難達到。
我覺得最難的就是「接受」。接受對方早已不愛自己的事實;接受無法改變的價值觀;接受無法磨合的稜角;接受自己從人人欽羨的神仙眷侶,回到獨身一人的模樣。
以前的我,認為眼不見為淨,難道不屬於逃避的鴕鳥心態嗎?為什麼不好好地抓住所有可能的機會讓對方回頭、死灰復燃呢?真實的內心狀態卻是因為自己的捨不得與不甘心。捨不得自己那些曾經的快樂與美好即將被送進回憶的閣樓中,不甘心那些為了彼此未來而努力的心血會成為未來談笑風生中的小事。於是,我自己總會想盡一切辦法緊緊地抓住那可能拯救彼此情感的稻草。
但在使出死纏爛打、糾纏不清之計後,自身的消耗比預期的還要無窮無盡。若處於依然保持聯繫且關係不明白的狀態內,對方只要一個著涼,我就會打噴嚏,不斷地循環。患得患失的波瀾影響著自己的身心靈,經過多夜的失眠與厭食,才曉得自己有多麼地虧待自己。看來,維持聯繫絕非上上策。
另外,斷聯的其中一個較慢顯現的好處:學著專注於自己本身。
過往兩人的生活中,多少必須遷就於彼此。那部自己想看對方卻不感興趣的電影;那場他(她)想去自己卻哈欠連連的球賽。在斷聯的日子中,終於可以好好地愛自己,聆聽自己的需求。或許,在拉開距離的日子裡,彼此皆冷靜且找到平衡;也或許在他(她)體驗過了沒有你(妳)的日子裡,才能真正地明白自己多麼地需要你(妳)。
曾經聽過一句話,「若分手後還能馬上做回朋友,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從來就沒有愛過;另個原因可能是還愛著」,聽起來很虐心,卻也感受到強烈的真實性。能夠快速地忘卻彼此過往的美好或痛苦,只有世人求的忘情水才做得到吧。
祝福所有人,可以找到屬於且適合自己的人事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