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期: 2023.06.16-06.19
在多洛米提的共五日的時間,第一晚上住在Cortina小鎮,另外三個晚上的住宿是位於山谷之中小鎮—VAL DI FUNES(富內斯)。
這個小鎮是到訪過的國內外遊客都極度推薦的景點,選擇去多洛米提旅行的遊客,應該有九成會特地造訪此地。此地的破曉日出、正午、晚霞日落之景色,都可以讓遊客們獲得非凡的體驗。
同時,這個小鎮讓我體驗到什麼才是真正的愜意與放鬆。閒不下來的我,因此地開始學習發呆與放空的能力。
出發前很幸運地在Google地圖上發現一間至今為止我最喜愛的一間飯店(之後會分享飯店入住體驗):Hotel Tylor Dolomites slow living.
光看飯店名稱就能明白,這間飯店理念是希望住客們在入住後,可以放慢步調地享受當下的時光。
飯店的北方不遠處,步行約20分鐘有間小教堂"Chiesa di Santa Maddalena"。我們在其中一日的傍晚時段去拜訪。
那日的下午原本是在飯店的泳池前躺椅上曬日光浴發呆放空,但靜不下來的我內心充滿著焦慮與急躁。我好像太久沒有處在一個完全沒事情做的狀態中,無形的焦慮感會頓時佔據我的身心靈。即便手機沒有任何通知或社群也已滑爛,我依然不斷地滑手機。還會到處走動,片刻都難以放鬆。
處於資訊焦慮的時代下,變成這樣的狀態確實非常糟糕,原來發呆也是需要練習的。
後來E拿我的焦慮和急躁沒轍,我們變回房更衣前往Chiesa di Santa Maddalena.
Funes小鎮的任何角落都能欣賞到如此的景緻,滿山遍野的稻草田,些許的角落還會嗅到刺激的牛糞味。
實際走訪就能理解為什麼此地會成為高人氣的景點,眼前的山景,百看不厭。
Chiesa di Santa Maddalena教堂。
網路上出現的美照,都是過去的遊客踏入草皮內後拍攝的角度。現在草皮周圍有豎立起告示牌,請遊客不要踐踏草皮。
然而當下並沒有類似警衛或監視器的提醒者在一旁,人性的使然總會讓我天人交戰。最後自己的良心一方獲勝。畢竟是當地居民辛苦栽培維護才有的漂亮環境,雙腳若跨越總會感到過意不去,就和E在道路上的角度拍攝。
Google地圖上標示的其中一個Viewpoint,從小鎮上的矮丘眺望,山谷中的景色一覽無遺。
在這兒,會遺忘時間的流逝,會暫停生活雜事的追逐,專注於山景給我們的心靈療癒。
附近也有一條著名的健行步道" Adolf Munkel Trail"。與我們入住同樣飯店的歐洲旅客們,似乎都是去拜訪此路線。原先我也有安排在我們的行程中,但後來發現我們沒有好好地探索小鎮上的風景和獨特之處,決定將這條步道留到下次,與Seceda一樣,成為回訪的理由之一。
儘管取消原訂的健行計畫,漫無目的亂走也讓手錶上的計步數字達成每日的萬步目標。
看著眼前的景色都想吟詩了。
待在多洛米堤山區的最後一日上午,我們把握最後不多的時光拜訪最後一個著名景點"Santan John Church(Chiesetta di San Giovanni in Ranui)"。一座位於被青青牧草包圍的教堂。
但由於過去有許多遊客有不尊重的侵入和不良行為(例如踐踏草地/非法飛行空拍機),此教堂不可再自由進入。如果想參觀教堂,可以沿著路前往拉努伊霍夫農場 (Ranuihof Farm)。 有一個門禁入口,必須購買門票才能進入教堂。
回國後我才知道,4歐元的門票只能靠近教堂一點。E與我當時身上剛好沒有零錢,並沒特別進去參觀。
教堂在此像是廣闊田野中的孤獨城堡,遠遠地欣賞反而更能凸顯它的魅力所在。覺得若硬是跟它拍照,照片畫面會像是合成圖。
由於這裡太像美術館中的畫展才能看到的景象,每個景象都是幅大師級的傑作。
多洛米提山區的這幾日,叫醒我的都是山林之間的鳥叫蟲鳴,令人很想再繼續多住幾日。希望下次來訪時,我們已經習得與當地人溝通的語言能力。
多洛米提的最後一日早上,我們整理好行李後點了杯咖啡在戶外區的座位區聊天。兩人述說著將來再次來訪的時候要怎麼安排計畫。飛機行程怎麼飛、時間安排幾日、地點區域怎麼遊玩等,甚至揚言下次要搭乘商務艙。不知道為什麼,看似天馬行空的聊著,卻感覺那一日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多洛米提,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