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教會山夜晚的景色,在這次冰島之旅中在我心裡留下不小的份量。
就在回倫敦的倒數第二個晚上,我又再次與女神般的她相見,這次停留了許多,
雖然沒有大爆發的等級,卻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畫面。
▲不得不說,教會山夜晚的景色,在這次冰島之旅中在我心裡留下不小的份量。
就在回倫敦的倒數第二個晚上,我又再次與女神般的她相見,這次停留了許多,
雖然沒有大爆發的等級,卻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畫面。
▲Hvitserkur有被因為外型像犀牛而被稱為犀牛石,但也有被說像大象,稱之象石岩
每個人審美觀與看的角度不同,不管我怎麼看都覺得像犀牛,完全不見大象的影子。
可能因為面向牠的角度,最左邊上方的部分神似犀牛的豎立的耳朵吧,
像是犀牛在海上低頭覓食的畫面。
▲離開阿庫雷里後,沿途幾乎沒有什麼景點,冬季的關係,看到鯨魚教堂便停留一下
非常前衛的教堂設計,與一般感受到的隆重莊嚴的氣氛完全不同。
反而有點像是小朋友的遊樂區,教堂往下坡的地方正好有個公園,
我們這群大人童心未泯地還玩耍了好一會兒。
▲在阿庫雷里度過了一個極度寒冷的夜晚,早晨迎接我們的是晴朗無雲的好天氣
回台灣後整理自己所拍攝的紀錄,覺得我們真的很幸運,整趟旅程的天氣都是晴朗且風力也不強。
聽說冰島即使是春天,幾乎也都是陰天,很難遇到接連兩三日都是晴朗的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