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big_bertxgloria)
剛認識旅行的魅力時,總會希望一張來回機票可以值回票價:會想安排許多著名的景點,會想體驗新鮮的活動,想盡辦法在短暫的24小時塞滿能抵達的路程,從飯店早出晚歸,擁有精實、物超所值的旅行記憶。
然而,不知道從哪次的冒險後,厭倦了應接不暇的走馬看花,漸漸地會對滿檔的行程皺起眉頭,開始避開過度人氣的勝地,避開人潮洶湧的窒息,嘗試練習所謂的慢遊。不再排斥空檔的時光,延後下決定的時機,從匆忙滿檔的行程中畢業,轉而向那些漫遊的旅行者們修學分。
減少精實的行程計劃後才發現,旅行未必需要搜集眾多到此一遊的記錄或是哪個眾人皆知曉的地標,重要的是結束旅程後,那些殘留在內心深刻的餘溫,成為往後回味的開關。
以前的我,認為旅行時的住宿僅為那短短幾時辰睡眠的地方,不需要花費高額的預算,住在高檔的飯店或旅館,且會盡可能的壓低住宿成本,將預算投入門票或其他項目,想當然更不可能會有待在飯店耍廢的選項,然而現在卻全然不同。
不知道是慢慢了解旅行對自己的意義為何,還是如眾人所釋的「年紀大了」,現在的我,對於拉高住宿的預算已不會覺得浪費,甚至願意投入珍貴的旅行時間待在飯店無所事事,享受無所事事的美好。
(攝影:@big_bertxgloria)
回到飯店後,大家不約而同地在泳池泡水,欣賞美景。我也在補個眠之後跟上。
(攝影:@big_bertxgloria)
能夠漂浮於泳池中欣賞眼前的綠蔭,名符其實的CHILL GUY。既上次在泰國曼谷飯店THE STANDARD 的泳池,睽違一年半後才回到泳池的懷抱。這一年半多,去海邊的次數也寥寥可數,越來越提不起勁去玩水,懶散和年紀似乎會成正比,加上生活過度急躁,覺得玩水後,清洗與整理所花費的時間不少,就令人打退堂鼓。藉由這次的渡假機會,重拾20年歲的熱血,重尋那些日子的赤子之心。
(攝影:@big_bertxgloria)
託大男孩求婚行程的福氣,這日下午的烏布陰雲密布,卻不見半滴的雨水。各自回房盥洗後,一行人約定出發至烏布市區逛街購物,當個幾小時的盤子觀光客。
然而,請飯店櫃檯叫計程車時發生小插曲。計程車司機們通知,通往烏布鬧區的主要幹道因大樹倒落而阻礙交通,目前車子完全無法通行,問我們要不要走路過去。若今天是在溫度15-18度的環境,我並不排斥慢慢地散步前往目的地,還有機會欣賞沿途的人文風情;但在溫度降近30度且高濕度的叢林式地域,實在很難不排斥。
我明白自己的雙重標準,畢竟以往幾公里的山路都埋頭苦踏地完成過,約40分鐘的步行路程對我們來說完全沒挑戰性,卻難以投入熱情。只是當下只能抉擇用兩腿前進,只能頂著悶熱的天氣,往市區的方向前進。
來到峇里島短短的幾十小時,深刻感受到信仰對於他們的意義非凡。無論是住宅、飯店或寺廟,都能看到店門口前的地面,被擺上五顏六色的精緻供品。
飯店的公共區域內,甚至有一個是專門祈福祭祀的區域。昨日早餐結束時,我注意到有位飯店服務人員,拿著供品與線香,熟練地走至神像前祀奉與膜拜。一日三餐地膜拜祈福,如生理需求般的理所當然。
因為那個倒下的樹,我們有機會近距離地經過街道兩側的店面門口。每每經過一間店家,能瞧見人行道上被擺放Canang sari(如上圖)。回來台灣後才了解,裡頭有的許多我看起來陌生的材料:大米、花朵、檳榔葉等,需根據順序和方法將它們組合起來,每個步驟都是表達對神靈的敬意與感恩。
當看到店家前擺著canang sari ,都會小心謹慎地經過,深怕採壞居民們的敬意。有機會感受到在峇里島上無所不在的信仰,內心多少也被這股能量影響,助我保持平靜與愜意。
不過,大概走了約三分之一的路程,方才的平靜與愜意煙消雲散,滿頭大汗的我們依舊不放棄希望,隨意抓了某間飯店的警衛們詢問那棵擋路的大樹現在怎麼樣了。結果不知道是我們表達能力不好還是警衛英語口音太重,雞同鴨講了5分鐘。只好使出最後的王牌:Google 翻譯。他們的母語就沒道理聽不懂了吧!
然而收到的訊息卻是沒有路障的問題,可以幫我們叫計程車到市區。讓我們不禁懷疑那個倒下的大樹確實存在過嗎?清掃的任務比我想像中的還快速,納悶著峇里島的交通路況怎麼就不見有同樣的效率。
可能因為淡季,烏布市區並沒有我想像中的擁擠,反而是對於悶熱的天氣有比較多的評語。
我們一群人原地解散,各自尋找自己的小天地。早聽聞峇里島是充滿設計感飾品的美好園地,於是我拉著E馬不停蹄地陪我從這個飾品店,逛到那個飾品店,還好理性有主導著大腦和,荷包內的銀子不至於見底。
沿途發現手工義式冰淇淋的專賣店,剛好幫助E與我消消這個不舒服天氣的暑氣。再次用舌頭體驗峇里島的西式餐點,甘拜下風,且物美價廉。
烏布市集比我預期的更冷清了些,或是因為淡季,觀光客零星點點,電影《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中的場景,更是門可羅雀。每個店家販售的商品大同小異,我變得興趣缺缺。剛好雙腿也因夾腳拖過度步行而感到疲勞,想找間咖啡廳休息,等待集合時間。
E對於咖啡的好與不好比我還敏銳,根據他的反應我可以很快速地得知他手中咖啡的味道是否適口。這趟旅行,好像只聽到他說過一次「好喝」,看來這次沒有緣分遇到樣樣美味的咖啡。看來香濃、美味又適口的咖啡,在此為稀世珍寶。
大夥兒集合後,彼此討論晚餐去哪解決。於是我自告奮勇地提議一間有歐美客人的義式餐廳。可能是被義大利的菜單蒙蔽雙眼,沒想到這個選擇是個未知地雷。如今依舊感到很抱歉,讓大家吃到麵糊義大利麵。
平常只要是義大利料理我都很願意品嚐,前提是要正宗的義大利料理。
看來我的美食雷達過度老舊,對旅伴們感到非常抱歉,之後討論要吃什麼的時候,我還是一旁點頭附和比較適合我這個爛雷達。
晚餐後,大家拖著凌晨起床的疲憊,回飯店開趴去(我是回去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