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頂的時候,兩人清楚地看見大霸尖山,歡呼不已。
2019年的年度登山目標,其實並沒有包含武陵四秀,8月開始抽玉山的排雲山莊,就是沾不上邊(但在12月底抽到),嘉明湖時間安排不了,就在抽排雲的過程中,E先生提議去走武陵四秀其中二秀好了,就自己摸索搶山屋、安排路線,結果第一次沒搶到(因為不知道草稿要先打好XDDD),第二次申請後,順位搶到2019/12/7的新達山屋,就這樣出發。一切都是剛剛好,也是老天爺給我們最好的安排。
搶到新達山屋的入住日是12/7星期六,在周六到來前,北部及東北部已經下了一周的雨,我們不斷地討論,是否要取消這次的行程,當周每日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天氣預報,期盼著周末的圖案,是否會從雨天圖變成陰天或是其他更好的天氣,最低限的願望只求不要下雨。同時,也是遇到首波的寒流,也是進入冬季後,雪山及合歡山第一次下雪。
12/6晚上下班,回家整理裝備及行李,晚上約九點從台北出發,前往武陵山莊停車場。我們計畫睡車上,隔天將車子就停留在武陵山莊停車場,開始我們的行程。睡車上的那一晚我們將睡袋攤開成棉被,兩人依偎地取暖,此時武陵山莊的氣溫只有4度,在車上也會不自覺地打哆嗦。記得入睡之前都還依稀地聽得到雨打落在車頂的聲音,伴隨著滴答聲進入淺眠狀態。雖說是休旅車,E先生高大的身軀依然覺得擁擠,他呈現直角三角形的斜邊樣,在後座相繼入眠。但兩人都睡不好,告訴我們以後還是乖乖地找有床的地方睡覺...
※路線紀錄
DAY 0 台北→武陵山莊停車場(AM01:30)
DAY 1 武陵山莊(AM08:16) → 池有、品田登山口(AM09:38) → 三叉營地(PM15:33) →
池有山登山口(PM16:14) → 池有名樹(PM16:50) → 新達山屋(PM18:30)
DAY 2 新達山屋(AM08:00) → 池有登山口(竹林內的,AM09:42) → 池有山三角點(AM10:04) → 池有山石瀑區(AM10:50)→
三叉營地(AM11:05) → 池有、品田登山口(PM14:20) → 武陵橋(PM15:20)
清晨六點半,沒睡好的兩人下車整裝,此時的雨已經停了,地面濕漉漉的,已經無法理會是否還會在繼續下雨,人都來到這裡了,只能硬著頭皮上。
▲那時停車場包含我們只有三台車,似乎很多登山客遇雨取消了,同時天氣也是真的很冷,大家想爬的山應該只有枕頭山。往武陵山莊借廁所盥洗後,在武陵山莊的販賣部與工作人員閒聊地說,根據昨日巡山的志工們情報,桃山下雪且積雪積了約20公分,他推測往新達山屋的路上也是積雪的情況,提醒我們要小心,假設我們是第一批上山的人,會剷雪剷到想落淚。
我在門口等待E先生上大號的同時,昨日居住在武陵山莊的遊客和工作人員都紛紛走出大門,每個人看到雲散開後都驚呼連連,桃山的山頭積雪了。距離上一次的積雪已經是三年前的事情,每個人又驚又喜,
最主要的原因是,桃山的雪水是武陵山莊的水源,特別是工作人員,十分地興奮,大家都拿出相機記錄當下感動的一刻。(但我沒拍到...因為我每次要拍的時候雲就來惹XDDDDD)
▲這次算是我第一次重裝登山。
雖然上個月中的合歡北峰野營也是重裝爬山,但我們只爬了1.3公里而體力不支地就地紮營。此次與過去的奇萊南華及合歡連峰是完全不同的等級,當下不斷鼓勵自己可以順利抵達山屋及三角點。在武陵山莊整頓身心與行囊後,就踏上這次的登山目標「池有、品田」。
往武陵橋的方向就是往登山口的方向,沿途經過光禿禿的櫻花林(應該是櫻花?)。
▲入園許可證投遞箱。但工作人員跟我說,平常很少人會來收,只有颱風天和信箱滿了才會來清。通常都是要看身分證件來核對身分,新達山屋似乎沒有雪山來的嚴格。
武陵橋就是行程的起點,透過網友們分享,從武陵橋走到登山口也有3.5公里,雖說是平緩的水泥路,通常也得走1小時左右。沿途也有許多武陵山莊遊客,大部分是前往武陵山莊周邊的景點「桃山瀑布」,愜意地行程也與池有、品田的登山口同個方向。
▲從武陵山莊走到武陵橋約5分鐘,此時雨已經停了一段時間,但氣溫還是偏低,當時中層衣、防風外套、毛帽都穿在身上,身子卻還沒熱起來,感到一股冷颼颼的寒意。
▲武陵橋上的景色,霧氣搭配著溪流及山景,朦朧美也是雨天中的獨有的景色。
就在我們走過武陵橋的不遠處,往林道方向望去的同時,發現有陽光出現在林蔭之間!!!出太陽了!!!!!頓時開心的神情充斥著兩人的容貌,心裡不斷唸著: 「太幸運了吧!!!」
▲一開始的3.5公里都感到非常親切,林道搭配著落葉景,但美景沒有迷惑到我們,心中深深明白其實這段連熱身都不算。
▲看到太陽公公出來後,嘴巴笑到臉都要裂開了XDDDD
走了大約25分鐘左右,瞧見往桃山登山口的指標。很多登山前輩們會安排三天兩夜將四秀一舉攻下,真心地認為每位選擇一舉攻下四秀之山友,都是令人佩服的老鷹。也勉勵自己,在登山這樣休閒雖說還是隻菜鳥,必須抱有鷹之夢想,期望自己某天一定也能像他們一樣,縱走、四秀樣樣來。
▲地圖上橘黃色加橘色那條線來回是這次的目標。
走了一段後,平易近人水泥路變得有些煩人,可能身子熱了之後,肩上的背包也感覺重了起來...
▲約過了40分鐘,有個草屋涼亭出現於眼前,此時距離登山口還有大約二分之一。
那時後頭有許多要去桃山瀑布的叔叔阿姨們,每個人看到我們兩個人揹著那麼龐大的裝備,都會話匣子大開與我們攀談,問我們是要去哪裡,包包裡面背了什麼。有些叔叔阿姨不斷地說「年輕真好」、「你們好厲害」、「看起來好專業」等讚美,但心裡其實很尷尬地想著:「我也是第一次阿!!!!!!!!」雖說明白只是一面之緣的陌生人,被熱情地讚揚還真是有些覺得不好意思。
離開涼亭後,繼續沿著水泥路往登山口前進。天空漸漸晴朗,陽光從樹叢間的縫隙穿透,打落在佈滿落葉的步道上。那時候不斷地對E先生說,我們真的是晴男晴女,天氣變化大到出乎意料,前一晚才感受寒冷潮濕的溫度,現在眼前卻是陽光透過雲層及樹林的景色。
從武陵橋走到池有、品田的登山口大約要70-90分鐘,以為是暖身段,但並非真正的暖身段,這時候我尚未預料到可怕的路程在等著我這隻菜鳥。抵達登山口的時候,全身汗涔涔的,同時也讓核心多了許多熱能,手指頭也不再那麼冰冷,脫了我鍾愛的毛帽,換上日本百貨買的遮陽帽,同時不斷地給自己心理建設。
▲從武陵山莊原來是3.6km不是3.5km(登山時就算只有1公尺也會斤斤計較XDDD)。
親民的桃山瀑布步道,是右邊的那條路,從武陵橋來回也需要約2小時,整條是平易近人的緩坡。指標的另一側是往池有山、品田山,這裡才是正式起登的所在地。
▲坡度逐漸便陡,我馬上意識到,不管做多少心理準備,根本沒任何幫助,就跟人生一樣,準備是沒有足夠的時候阿!!!!!!!
從登山口一路到三叉營地雖然距離只有3.5km,總爬升卻有1000公尺。也就是說從海拔1900公尺的武陵山莊,先得在這3.5km的距離內拉高至2900公尺。這讓想起以前數學課老師教的斜率公式,或許開始登山後,看看能否喚起那時學生時代非常折磨我的科目。不知道坡度是多少,但光用眼睛看就能深入其境得感覺出來,是條極度艱難的步道。
▲每個步伐都感到如此沉重,從起登開始就是一路陡上,想挑戰池有品田,沒鍛鍊根本是等著被打趴。清楚感覺的到山的威力,完全沒有在與登山客們客氣。
▲走了約15分鐘後,確認一下眼神,嗯,這裡還笑得出來。
每0.1km可以看到被設置的里程數,在這種陡峭的坡度上,真的每100公尺都是一種煎熬。同時也會不斷地納悶,100公尺有這麼遠嗎!!! 怎麼與我印象中的100公尺天差地遠!
▲每次喘到需要休息的時候,就會抬頭看離終點還有多遠。卻每次看每次懊悔,都會重複想:「還是不要看好了。」
中途也時常忘記上一次休息才告訴自己不要看,結果停留時又不由自主地往上看(我懂,根本自己活該)。往三叉營地這條路,真的是要「下巴抬起來」看,平視著步道只會看到滿地得針葉落葉。
▲過了大約1個小時,出現希望的指標。3.5k的陡上,我們完成了1公里,兩人擊掌。
中途遇到幾位一起來爬品田池有的山友,聊著似乎很多人因為前幾天連續大雨和寒流而取消床位。沿途只遇到了三個人,聽他們說後面還有一組四個人的團隊,看樣子夜晚山屋會很空。很慶幸我們沒有取消這次的行程,老天爺從我們起登開始就不斷地給我們驚喜,甚至在隔天給了超大的禮物。1.1km到1.2km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需要使用全身的力氣去對抗斜坡給你的阻力。(影片中也有提到那100公尺真的爬到很想死....)
大約到了1.8公里處,在步道的兩旁發現了一小區融雪,意謂著昨晚可能在這已經下雪了。發現雪的時候已經過中午12點了,這兩個多小時的爬升,消耗不少的熱量,默默希望回去量體重能減少1.5公斤...
等肚子餓到的該進食時,已經快下午1點了。
▲快2km的地方有塊腹地對我們招手,品嘗著原本是水餃但變成餛飩的午餐。
發呆時想著,3.5km已經完成了2km,但時間已經快1點了,真不知道抵達新達山屋會幾點。3.5km只是到三叉營地,從三岔營地過去到新達山屋,還有1.5km的路程,頓時覺得路很漫長...。加上沿途要上池有山頂,時間可能又會被拉長了,當下不只心情變得不樂觀,連對於自己的登山經歷也開始不樂觀?!!
▲殊不知過了2km之後,別有洞天,坡度減緩,暗自祈禱接下來的路都能如此平易近人。
▲指引上都不會有距離幾公里的數字,或許是遠到不讓我們面對現實,擔心我們中途放棄?!
2km之後,邊走邊喘息,剛在前面陡上所帶來的疲勞感,透過景色與林相的改變,消除了不少。那時候已經有種預感,沒有辦法當日上池有山,因為新達山屋還離我們很遠很遠。沿途的山友也跟我們說,至品田山前的垂降斷崖,應該是結冰的狀態,若沒有冰爪與冰斧的話不建議前往。我們完全沒考慮到上山的天氣是什麼狀態,雪季三寶完全沒有準備(不可以學,登山經驗還是不足,反省中),只能含淚跟品田山說下次見。(出發前有上網先調查品田山的路線,照片的斷崖挺嚇人的)
▲天氣雖說放晴,因為海拔升高,體感溫度無法升高,需透過不斷地前進增加體內的熱能。
▲這群植物纏繞的位置選得真好,把主體襯托得非常自然,很像裝飾品般地陪襯,告訴登山客說:「池有、品田往這兒走唷~」必須搭配迷人可愛的聲音。
▲隨著海拔升高,融雪的痕跡漸漸變多了。
對我來說,在台灣看到雪是件蠻不可思議的事情,畢竟台灣是屬於亞熱帶國家,潮濕又悶熱,第一次的雪景是在日本看到的,那時候就會覺得好浪漫、好興奮,但我現在看到雪只會感到憂心,畢竟走在滿地都是雪的路面很容易滑倒。記得2016年年初那場霸王寒流,悶熱潮濕的台北居然下20幾年來的第一場雪,北部烏來、陽明山等地區都降雪,更別說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合歡山、雪山等百岳,已是白雪皚皚的景緻。那年冬天因為台灣北部降雪,人們不顧低溫的體感,興奮地衝去戶外欣賞那一場難以置信的雪景。然而,發生了多起不幸的交通意外事故。台灣居民對於下雪的氣候並不是那樣的熟悉,雪地駕駛的經驗更是陌生,公路上打滑的意外在那幾天頻頻傳出。那時候我對於雪的興奮,異於小時候來的高漲,反而變得擔憂。(特別是我從冰島回來後更是如此XDDDDD)
登山遇到積雪,也會是同樣的心情,必須每個步伐都小心翼翼,深怕自己失足跌落哪個桃花源,找不到路回家。
▲路跡到這裡還算是清楚,當時不可能想到,過了三叉營地後,是另一項挑戰。
▲E先生在這個時候還為我點播了首范瑋琪的雪人,「雪~一片一片~一片一片」
對我來說,似乎已經過了看到雪會興奮的年紀,再加上去過寒冷的冰島後,降雪的天氣會讓我感到一種快得風寒的預感(記得冰島旅行時,我重感冒....)。
▲被些許的雪蓋住的箭竹林包圍在周圍,有種在尋找人生中的一些什麼。(此時的E先生只是很累想休息而已XDDDD)
▲當走到2.5k的時候,心中頓時有種壓力漸漸被釋放出,此時手錶指針離日落的時間不到四個小時,很擔心是否能在天黑前趕到山屋。
每當有很想累很想休息的想法(特別是你揹著重裝的時候),總是會逼自己再努力一下,再撐一下,心裡會自言自語地打賭,「走到3K的地方再休息的話,妳就會看到大景」等很沒有公信力的賭盤。這種與自己較勁的比賽,在登山的時候,是我很常用的方法,挺有用的激勵方式,特別對於迷信的人非常有效(本人我XD)。
▲慶幸前幾天的大雨,人煙稀少。
沿途遇到的山友僅有5位(包含志工),靜謐的山林,讓人更能平靜地聆聽山林的聲音,周圍的鳥啼聲,陽光透過葉縫中散落的光影,指引著我們往前進。
▲即使陽光露面,走在樹林裡,中途休息也不能停留超過15分鐘,身子很快地就會冷卻,盡可能地不停下腳步前進。緩坡的路段加快了我們的腳程,依然期待著可以今天就攻上池有山。
▲我的心中沒有信仰,但也會一直很好奇被神召喚的感覺是什麼。每次都會想像是否會有曙光劈進腦海中,光芒四射的景象。(就像照片中那樣的四散出去。)
走出樹林後,兩人被眼前的景色吸引,驚呼「好美!」。天空如煙霧般的雲朵,宛如主角即將登場似的飄散開,讓藍天的身影映入眼前的景色。堆積的雪堆,配上晴天才有的蔚藍天空,不禁讚嘆山中天氣的瞬息萬變。
▲記得在登山口的時候還是陰雨後的顏色,過中午後出現了藍天。
▲往三叉營地的指標,看不到剩下的距離,我們只能埋頭地繼續往前走。
每踏出一步都期待可以少個500公尺,偏偏從3k到3.5k這段彷彿回到前面2公里的痛苦。舉步艱辛,碎念著還有多久、還有多遠、快到了嗎等的咒語,對自己的雙腳不斷地施咒,願可以停留下來休息。
▲實在很佩服E先生休息的時候可以坐下,我每次都是撐著登山杖休息。若休息時坐下,我的疲勞時間反而會拉長,越來越沒有力氣重新站起來,想直接在地就寢。
就在下午的三點半左右,終於抵達了三叉營地,兩人放下裝備大聲歡呼!!!!!從登山口花費了六小時左右,午飯後的大休息。天真地以為可以輕鬆點,卻是更有挑戰性的道路正在等著我們....ORZ站在三叉營地休息時,環繞四周,頓時找不到路徑,明顯的路不見了。GPX給的方向,卻看不出來眼前有路可以前進。昨夜的大雪,不只給山林畫上了潔白的妝容,也將箭竹林的路徑給覆蓋住了。
▲在石頭正前方的箭竹林,遮蔽了原有的道路,更升一等的任務在此展開。
正準備突破重圍的時候,樹林內不遠的地方傳來方才遇到的山友說:「有帶雨衣嗎?把雨衣雨褲穿上,不然會失溫!」他們被卡箭竹林中,努力地突破重圍。我們退回三叉營地,重新卸裝備,後背包、綁腿,一切重來,將山友的建議銘記在心,不敢疏怠,一切就緒後重新上路。
披荊斬棘,小時候學成語時,得知此句是在形容克服重重的困難,在離開三叉營地的路程,不只有比喻上的意思,實際上的行為也是劈開沿途的箭竹林,斬開擋住道路的植物。當下需要的是一把鐮刀,劈開前方被大雪壓倒的箭竹林,但菜鳥登山客的我,哪懂的開疆闢路的方法,不停地被箭竹林的樹葉打臉,努力將卡在箭竹林上裝備拉回自己身邊。
過了三叉營地後的箭竹林路段,我們彷彿來到另一個雪的國度,恍然發現,台灣也有如西方國家的雪世界,貼切地符合12月所帶給我的印象。
▲終於有寫距離了!!!!!!
先前的指標彷彿再提醒著路過的登山客,即使放棄你也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不如就照計畫慢慢前進吧。再次奮力地突破箭竹林覆蓋的路徑,將東倒西歪的箭竹林往兩側撥開,多次差點被低矮的箭竹林絆住而跌跤,兩人像在中了陷阱後拼命掙扎脫困的野生動物,努力地掙脫箭竹林所帶來的壓迫及枷鎖。越往前進,積雪覆蓋的範圍漸漸地變廣泛,彷彿進入童話故事中的雪世界。(但我比較期待豆豆龍的出現XDDDDDD)
▲經過六個半小時終於出現「新達山屋」的指標,但依然沒有寫距離還剩下多長!!!!!!
過沒多久,抵達池有山山腳下的登山口,雪景的搭配下,池有山下的石瀑區,變成被撒上糖霜的巧克力,可口甜美 ,讓原本可能粗曠單調的石瀑區景色,增添了些柔美的氣息。
▲大部分的登山客會在這裡卸下重裝,輕裝攻上池有山的三角點。
此時太陽已經快下山了,考量兩個人的體力及腳程(主要是我這個菜鳥),積雪下的道路,變得濕滑且難行進,E先生決定先直接衝往新達山莊,明日回程的時候再返回池有山。我們暫別池有山,願可以趕在天黑前抵達山莊,繼續趕路。
登山對我們來說,是不疾不徐的活動,也須懂得停留欣賞沿途美麗的風景,不用為了攻頂而出賣自己的意願,或是逼迫自己的體能達到極限,這樣的代價對我們來說,過於龐大,實在承擔不起。
攻頂的前提是須在體力及時間允許下的選項,其中甚至可以在三角點上愜意的喝杯咖啡,眺望遠處的美景。
同時,也相信,所有的一切都會是最好的安排。這一天選擇先前往新達山屋,隔天攻頂時驗證我這根深蒂固的信念。
<未完待續>
下篇連結: 【Taiwan|Mountain Trekking】新達山屋 x 武陵四秀之一秀-池有山(下)
也與大家分享Vlog影片紀錄:
▲兩天兩夜的經驗,我濃縮成了12分鐘的影片,與大家分享其中的波折與崎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