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1174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1.jpg

旅行日期:2023.06.14 (Wed.)

由於搭乘台北直飛羅馬的班機,抵達義大利的首日,在此最主要的景點「羅馬競技場」是這一日快閃的目標。況且,都飛到羅馬不去看看羅馬競技場似乎稱不上到此一遊。

其實這次是我的二訪,主要是想讓E也體驗看看眼球被此建築物震撼的瞬間。

我曾經於2015年參加義大利旅行團到此一遊,但跟團和自助的體驗天差地遠。跟團的走馬看花行程,帶回台灣的只有美照和薄弱的記憶;自助旅行的深度探索,除了美照,感受會成為開闊視野的養分和故事。

這趟旅行內心充滿許多幻想與期待,特別是對於義大利人的生活方式,想體驗看看人們形容義大利人的隨性究竟有多隨性呢。不過,在體驗隨性之前,先體驗到義大利設備的緩慢與延遲。

IMG_2464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jpg

光第一關買火車票就讓我們卡關。看到螢幕上顯示中文版解說,兩人二話不說地選擇中文模式購票節省不必要的麻煩,結果畫面總在進入付款前出現錯誤;不死心地再選擇另個從小學習的語言「英文」,以為待轉的畫面終於可以讓我們成功付款,結果畫面跳回主畫面,假裝剛才的一切皆沒有發生過。

最後臣服於機器系統的任性,我們選擇義大利文版本進行盲買。透過剛才中文版與英文版的按鈕位置,我們依靠著認字的直覺和位置記憶,好不容易地進入付款畫面,卻被一段看不懂敘述的視窗耽擱,導致我們又得重新來過。最後等到我們成功地買到票時已經過了20分鐘。離開母語與英語圈的地方,成為文盲與啞巴的經驗,人生中總會遇到個幾回。

IMG_2467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jpg

APP顯示我們要在1號月台搭乘,但正當我們在等待車來的時候,對面月台有位老奶奶比手畫腳地對我們大喊 “Roma!!”且手指著反方向的方位。我們兩個一臉疑惑,在想到底是要照APP的指示,還是聽當地人的好心提醒。後來看對面月台的人潮和直覺告訴我們應該要相信老奶奶,於是忽略APP的指示,和群眾一起在2號月台搭車。

我們果真在2號月台的電子看板上看到車票上的班次,幸好我們聽從老奶奶的指示。但思考著為何APP為何要誤導我們!!

抵達Roma Termini站後,很不巧地下起滂沱大雨,幸虧距離導覽團的時間還早,正好是午餐時間,順便吃個午餐來消磨被困在車站內的時候。

出發前查詢羅馬競技場的門票時,發現其中有個非所有遊客都能進入的地下層。入場卷需要入場前30日上官網搶購,有義大利文團、西班牙文團和英文團。從小到大的第二外語和大部人一樣為英文,參加另外兩種語言似乎沒什麼幫助。兩個月前就開始摸索系統的操作,想盡辦法成為搶到入場卷的幸運兒。

到搶票日當天,刷了頁面,依然顯示"NOT AVAILABLE"。嘖,沒本事搶贏其他國家的遊客。

後來輾轉地買到當日下午兩點半的義大利團,打算鴨子聽雷的享受過程。主要目的只是為了可以進入地下層瀏覽,解說的部分只好自己先做功課囉。

DSC07656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4.jpg

抵達驗票口時雨勢漸緩,這場及時雨讓羅馬市區的熱度瞬間冷卻,原本以為會是炎熱的天氣,涼爽的溫度暫時減緩我們時差下的疲倦感。

GOPR0634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5.jpg

入場前,不免俗地在歷史地標「君士坦丁凱旋門」前拍張合照。平常在聊天中較被人提起的可能是法國巴黎的凱旋門,實際上凱旋門是從古羅馬建築發展而來,我們身後的這道凱旋門建造於西元4世紀。比路易十四和拿破崙建造的凱旋門都老好幾百年,千萬別以為凱旋門只有法國才有。

預約兩點半的地下導覽,我們提早十五分鐘到集合點,發現並沒有滿團。工作人員用英文和我們說,這團報名人數只有五位且全部都不是義大利人。E與我一陣尷尬地笑,看來世界各地的遊客所想的花招都一樣。親身經歷過絕對明白英語團的搶購比搶孤還難。

於是,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五位遊客說,等等導覽人員應該不會講義大利語,但我也不確定他會不會講英語,建議我們下載APP聽地下層英語版解說。可能我們這團人數較少,我們這團和另一團英語解說的一起併團下到地下層同時參觀。

IMG_1149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2.jpg

E從地鐵站一出來看到羅馬競技場的外觀,嘴裡不停地發出「哇啊哇啊」的讚嘆。入場後也不斷地牆面上堆砌的磚頭嘖嘖稱奇,不斷地問我「當年到底是怎麼建造出來的」、「為什麼這些磚頭可以卡地這麼穩」等的專業問題,但我也回答不出來。只求導覽時,導覽員多少可以讓我們意會其中的秘密。

不過,進入地下層後導覽人員指示說現在是在APP中的哪個解說內容後,就走到旁邊滑手機。E與我面面相覷地說「所以現在是要我們自己聽語音導覽嗎!?」原來工作人員剛剛的意思是,等等導覽員不會講義大利文,但也不會特別講解,難怪要我們事先下載語音導覽!換言之,我們這團的語言導覽員瞬間轉變成地下層的警衛來幫忙開門和監視遊客而已!

只好靠自己來努力地用APP聽每個號碼處的解說。我們導覽員一定在想這團真輕鬆,不用我開口!

 

DSC07664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4.jpg

深入裡頭時,我們驚嘆著走道中的上方大石塊是如何對抗地心引力,這看起來不像是用灌漿或像是黏著劑的方法固定住的,似乎單純用夾力讓它置於其中。難以想像是人類所建造,莫非沒有外星人的指導?

語音導覽說(對,非真人解說),這裡是角鬥士訓練和準備戰鬥的軍營之一。

DSC07666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5.jpg

競技場地下有多個輸水道,分為「進水」與「排水」。在西元80年時,該水道系統讓表演平台淹滿水,形成像是海的效果舉行當時最受歡迎的節目之一「海戰」。但之後走廊被用於通過複雜的系統來移動佈景(再強調一次,以上內容都是APP中的語音導覽和我事先看別人寫的介紹內容,我們團的導覽員依然低著頭滑手機,偶爾抬頭點個人數)。

DSC07671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6.jpg

以前地下層有安裝人力吊升機來載運各種不同的動物至舞台上,為狩獵表演添增生氣或是執行死刑。

DSC07679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3.jpg

這條中央走廊,當時集中舞台佈景的升降系統(必須靠自己豐富想像力用力想像,才能明白語音導覽想傳達的畫面),這個系統由可移動的平台組成,嵌入在競技場的木質地板中。換言之,現在眼前的樣子在當年是看不到天空的,有木板蓋住地下層的升降系統,然而,我的想像力實在很不給力,好希望哪個建築師或設計師可以繪圖出導覽說的模樣。

DSC07674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6.jpg

地下層的APP的語音導覽,主要是介紹競技場是如何建造與其中的原理和結構。若有機會還是希望可以有真人的解說告訴如何運用自己的想像力來恢復它原本的樣貌。

與我們合併的團員是英文解說團,我充滿羨慕的眼神且敬佩的心情,極度地想了解他們究竟如何成為全世界中的佼佼者,搶到如此困難的入場券。有時候我都會偷偷地離他們的導遊近一點,看能否神不知鬼不覺地聽到他說的內容。

 

DSC07673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7.jpg

我們這團的義大利導覽員,是個大美女啊!俗話說不能以貌取人,但看到她這麼美麗又無害的臉孔,E與我也只能一笑置之。

導覽包含地下層的參觀與從表演平台處進入管制區域,最後繞著中央順時針地走一圈,就結束了導覽行程。這次的導覽員應該很覺得非常輕鬆,再次體驗到義大利人的隨性安排。

DSC07683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7.jpg

做功課時多少查詢關於羅馬競技場的介紹。羅馬競技場看台區與現在的棒球場、足球場的概念類似,屬於層層往上的排列。

不同的是,過去的觀眾因階級不同而有不同的看台區。最下面前排是貴賓(如元老議員、長老、祭司等),往上的第二層是貴族與騎士區,第三層是較為有錢的平民,也就是富人區,第四層是較為貧窮的平民,最高的層台是給奴隸、窮人與婦女的站席區(那時候女性的社會地位依然低層)。據說,有些人甚至是被禁止進入競技場,如挖墓人、前角鬥士。

GOPR0654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5.jpg

這時的我們在表演平台。

DSC07691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4.jpg

大理石的座位,應該是元老議員、祭司或長老使用。我內心有個疑惑,為什麼社會階級越高的人反而坐比較靠近表演台,難道不怕表演者的突襲嗎。

IMG_1158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2.jpg

E與我假設生活在當時,又會坐在哪一區呢(個人私心是有錢人區)。

 

IMG_1164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2.jpg

二訪羅馬競技場的體驗,比初體驗還更加印象深刻。但記得上次還有導覽,這次反而靠APP導覽。只能說義大利人的行事風格太令人意外,若事情發生在日本,應該會照樣用義大利語講解,甚至可能去找會講英文的員工來幫忙。

DSC07705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9.jpg

羅馬競技場的周圍,有許多在天空翱翔穿梭的海鷗,這群海鷗可能已經棲息與此地快兩千年,羅馬競技場的經歷,或許只有他們的祖先們才了解。

IMG_1155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2.jpg

IMG_1171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3.jpg

看到石柱的隙縫,我還是有著是外星人來幫忙建造的幻想。

離開羅馬競技場,前往包含在套票中且距離500公尺遠的古羅馬廣場。這塊區域應該就是古羅馬時代的市中心,解說牌著述說其中的建築物在當時可能的功能,有著另外的凱旋門、巴西利卡(羅馬公共建築物的形式)、神廟、元老院、監獄等。若沒有那些解說牌,遺跡的斷垣殘壁完全無法認得它原本的模樣。

DSC07731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7.jpg

DSC07712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6.jpg

DSC07743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9.jpg

DSC07736義大利文章第一篇2306148.jpg

最後我們上帕拉丁諾山欣賞全區域的景色,古羅馬廣場腹地很大,若想要一日走完羅馬競技場、古羅馬廣場與帕拉丁諾山,回飯店休息前記得抬腳放鬆啊。

結束羅馬競技場的行程,我們撐著眼皮地去看了圓形穹頂的萬神廟。

然而,被時差拖累的緣故,兩人後來眼神迷茫,用盡最後的意志力搭火車回飯店。

隔日開始的行程,才是這趟旅行的重頭戲。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mo 的頭像
    Momo

    Mo's Adventure

    M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