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同理心對話:增加談話深度的關鍵技巧_0

(圖片擷取自網路)

書名:同理心對話-增加談話深度的關鍵技巧(We need to  talk: How to  have Conversation that matter)

作者:Celeste Headlee

譯者:連育德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6月30日

推薦指數:★★★★★

每當讀完心理學類型的書籍,頁面內大部分都充斥著螢光筆的痕跡,其中許多觸碰到內心的論點,獲益良多。這本書是在人與人的溝通技巧中,最讓人淺顯易懂的攻略。當讀到似曾相似的經驗,我真的很難不將螢光筆拿出來,像是「人人都會有偏見」、「專注對話」、「對話自戀症」等我自己未曾仔細注意的情況,且也是任何人都可能遇到的溝通不良窘境。

與人對話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為與模式,我所有擁有過的好的對話、良善的對話,可能比我自己認為的還要更少。當讀完作者所分享的自身經驗和分析許多對話失敗的例子,也同時讓我開始懷疑自己在與人對話的時候,是否符合同理心對話的條件。基於作者的經驗與研究,加深對話的效果有五個關鍵心態:保持好奇心、自覺有無偏見、表達尊重、不要離題和劃下好句點。這五個關鍵心態在生活上其實很容易被實際應用,只要我們多花點心思與時間留意,是可以慢慢地練習。我自己對於「自覺有無偏見」和「尊重別人的觀點」特別有感想。

—自覺有無偏見

作者提到我們該如何在有偏見的情況下,依然能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忍住偏見給的衝動,了解對方的想法。同時強調,傾聽對方的談話,未必要贊成對方。傾聽的目的在於了解,並非認同。我覺得不管是誰都會有偏見,而且這些偏見可能會在心中紮根一輩子,無法拔除。然而要我將偏見擱置一邊,以非先入為主的想法來進行對話,並非容易的一件事。加上很瞭解自己是那種會將好惡表現於臉上的人,旁人可以從我臉上就得知我是喜歡還是討厭。目前還在努力控管自己的心情顯露,盡量提醒自己的用字遣詞和表情控管,盡力地不讓自己受到那些已接受到的訊息影響。但這就好比如說,叫一個害怕吃香菜的人逼自己嚥下香菜,先騙自己吃是空心菜,再逼自己說出很好吃般的艱難。

我的經驗是,若我自己開始對一個人有了偏見或成見,對方無論做了再多正確的事情,自己永遠會被那件錯誤或不舒服的事物給綁住。甚至會去挑剔一些不相關的事情,缺點無限被放大,優點視而不見。即便知道這樣很不好,但卻難以控制。

—尊重別人的觀點

這部分屬於同理心的練習。我認為這是全世界的人類都該學習的部分。若今天我們能尊重每個人的想法與觀點,我相信這世界上的紛擾會減少許多。我曾經遇過一個初次見面就不斷滔滔不絕地聊自己的事情,若他人分享自己的意見給他,他毫不掩飾地反駁且批評,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這場對話,都能清楚感受到被奪走話語權的人之不愉快感。他無法尊重對方與自己的想法不同,甚至還嘗試將對方的想法改變成和自己一樣。若不懂得尊重對方,兩個人的對話通常很難導向正面的一側。

再來,作者有特別提到專注的重要性。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上,自以為自己屬於有效率且快速的那一類。對自己這樣的做事方式引以為傲,甚至經常與他人講述自己可以一心多用且快速完成所有事項。然而沒有繼續與對方提起成果是好還是壞,因為通常都不會是太好的結果。由於犯錯次數過多,後來漸漸明白一心多用,是犯錯的始作傭者。過去我不曾思考過專注的重要性,趕著想快點把事情做完,以完成量來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忽略品質的重要。結果,往往花費更多時間去修補自己的粗心大意,聰明反被聰明誤。

透過書文中得知,原來大腦很享受嘗試要一心多用的過程。多巴胺上癮的循環,等於鼓勵大腦不要專注,不斷地尋找外來地刺激。我已經有了這個類似菸癮的習慣十幾年,戒除它需要費好大的工夫。每次都告訴自己不要被分心,先完成眼前的事項再去做下一件事,卻往往被自以為有效率的自信誘惑,回神過來時,我又陷入一心多用的亢奮。

若在與人對話的狀況時不專心,就不太可能記住談話的內容。大家應該都有過在進行對話的過程中走神的經驗。原本很熱絡地在談論兩人共同有興趣的話題,但當對方在分享自己的想法時,聽者的我會突然失去現場的一切。眼神突然放空、對方說的話變成如影片中的背景音樂,身體在現場思緒卻早已飄到很遠很遠的時空。即便這樣的狀態通常不會維持太久,回神過後也會努力想要接續談話的內容,我卻經常性地問些剛才對方已經分享過的問題,令談話變得尷尬無比。

後來我從自己的經驗及長輩們分享的經驗中,發現提問與傾聽是良善對話的展開之實用方法。這兩個方法可以幫助對話進行順暢,也能判斷兩人是否有真的聽進去彼此的談話。

我一直覺得問對問題是門很深的學問,特別是若你希望對話繼續進行下去,就必須問得巧。

舉個例子,在男女在交往之前,大部分都會經歷前期的約會與談心。其中應該最怕遇到的就是那種不會聊天的對象,我稱之為句點王。

提問者:「你吃飯了嗎?」

回答者:「吃了。」

提問者:「那你等等有什麼計畫嗎?」

回答者:「沒什麼特別計畫。」

以上對話若是出現於已經交往很久或是認識很久的熟人之間或許會很常出現,但今天出現在剛認識且想要發展更進一步關係的對話之中,應該都會覺得哪裡不太對勁吧。若我是提問者,當收到回答者的答覆,我會開始思考對方是有意想與我聊天嗎?還是對方並沒有想要進一步的發展?那我是不是該就此停手,不該再繼續與他聯繫?諸如此類的腦補就會油然而生。我丟的球,對方都沒有再丟回來,偶爾還會漏接,這樣也不難思索對方是不是不想繼續玩下去。並不是要多會聊天或是多幽默風趣才會引起我的興趣,是我當下的感覺是「他可能不想與我聊天」,即便對方沒有這樣的想法,但如此的反應卻中斷且錯失原有的可能性。

還有個狀況是,曾經與朋友聊些生活瑣事或是較為艱深的議題,對方回覆總是「恩恩」、「哦哦」等表面性地回覆,沒有對你提出的想法與觀點提出問題,其實就大概曉得對方對於你的談話並沒有什麼興趣。就跟學生上課一樣,若老師在講課時,學生在台下有提出自己的疑惑或是不懂的部分,通常能知道學生有在思考且努力想求解。因此,想知道對方是否真的有在聽你說話,可以從他的回話或問題來得知。

傾聽,也是不太容易做到的事情。因為人都喜歡講自己的事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對話自戀症」,想主導對話,把焦點集中在自己身上,而且通常都不會自覺。挖開過去的歷史訊息,對話自戀症的症狀會輪流出現於群組中的發話者,但不可思議地是之中卻沒有人察覺到有任何不對勁。可能大家熟悉彼此,所以對於這樣的狀況並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但對話自戀症者出現在初次見面的時候,我可能會對此人敬而遠之。

之前有認識一位朋友的朋友A,初次見面的時候就能感覺到他喜歡聊天的性格。只不過,有點太愛聊天了,一開始可能會覺得他很健談,但若整個對話過程中不斷地講自己的事情,我漸漸地從健談的印象,轉變成聒噪。以下是真實的事件,

A:「你生日幾月幾號阿?」

B:「11月XX日。」

A:「欸跟我只差一個月耶!!!我是10月XX日的!」

B:「真的哦?」

A:「我是XX座的,那你應該是XX座的囉?我有跟朋友也是XX座耶!」

或許大家會認為他只是想找共同話題或是共鳴點,但我感受到的是他不斷地把話題焦點轉移至自己身上,甚至希望對方可以問更多有關他的問題。而不是認真地在傾聽對方的回答,A在後面的聊天內容也不打算給B主導權的機會。整個對話就是不斷地在談論A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經驗、自己的觀點,並沒有認真地看到對方的回答。

同樣的人也發生在我另一個朋友身上。

我朋友:「好想吃XX牛排館。」

A:「不要去吃,很難吃。」

短短的兩句對話,更能明白A是怎樣性格的人。他要怎麼知道自己的口味與對方是否一樣?為何我朋友明明還沒吃過,A就擅自把自己的想法套用在他人身上?就算是想分享自己的經驗,也不該阻止別人去體驗。或許A該去了解什麼叫做關上嘴巴,多多傾聽。

我也是花了一段時間發現,有時候別人與自己分享事情,並不是真的希望我有什麼語出驚人的回答或是引起我的共鳴,他們只是想要找個人可以聽聽他們說話,聽他們分享自己生活的瑣碎事務,同時也希望他們的心情能被同理與理解。在主導權不在我們自己身上時,不需要硬是搶奪過來,只要打開耳朵傾聽,理解對方,做出適當的回應,將對方說的話銘記於心。這樣做反而會比自己滔滔不絕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還更能有收穫。

現在是科技進步的時代,我們經常用社群媒體的訊息來取代對話,但我一直都認為,面對面的對話或是講電話,才聽得懂對方的語氣、讀懂對方的表情,當下那不到零點幾秒的反應,都比冷冰冰的文字訊息來的有溫度。同時你更能曉得對方在說出自己想法的時候是用怎樣的眼神、表情、態度,也就較不容易產生誤會。只是說,現在人應該很難戒除社群軟體的魅力。

我周圍很多情侶朋友,近幾年的溝通方式都是用手機中的訊息軟體,爭吵、傳達愛意等都會習慣性地使用文字或貼圖。每當有朋友與我分享和情人的情話或怨話,盡可能建議朋友面對面跟對方談,才比較知道對方真實的心情與感受。與E溝通或有爭執的時候,我們有著面對面談話的默契,除非當下是情緒高漲且需要冷靜的時刻,大部分都會選擇面對面聊聊。

每次看到那些用文字吵架或表達內心真實想法的情侶,都很想問他們難道都不覺得這樣很冰冷嗎?我一直都認為講電話或面對面看到對方,才能感受到確實的感覺。即便對方面對面不願開口,人家說見面三分情,只要碰到面,多少可以緩和彼此的緊張焦慮吧?

推薦大家從此書中學習如何來擁有良善的對話。

arrow
arrow

    M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