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吳哥窟這個地方以來,一直不曉得他在哪個國家(這其實該打屁股XD),也不清楚正確的地理位置,直到三年多前,從朋友口中轉述後,才漸漸認識到這個景點。人們常提起的「吳哥窟」,廣義地被認為的畫面應該就是上方照片中的建築物。但她有其他的稱呼,「小吳哥」、「吳哥寺」,但其實小吳哥一點也不小,是大到讓你鐵腿一整天的面積。
另外,建築物裡的歷史遺跡,不是簡單的三言兩語便可以形容的。
「小吳哥」於1992年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為地球上最大的廟宇。小吳哥若要走得非常深入,建議安排至少半天的時間(但若加上看日出可能要6~8小時左右),因為本人在時間安排上就有點趕,但來到這裡若又是走馬看花地觀看,我會認為非常可惜,必定會錯過許多值得令人深省的事物。
自製行程本中的行前預習內容(上傳到痞客邦檔案會被壓縮,有些模糊請見諒QQ),
有些輕描淡寫,更詳細的歷史背景大家可以參考維基百科、Mr.Angkor或是蔣勳老師的「吳哥之美」一書。
行前內容中的旅行本有提到關於印度神話的內容(【行前】前往吳哥的心情醞釀),吳哥窟的建築結構,也是以印度神話的須彌山為基礎。吳哥窟的廟山,由三層長方形的迴廊環繞的平台組成,一層疊一層,形容金字塔,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宇宙中心的須彌山。
印度教神話中,宇宙的中心是須彌山(Meru),「山」成為中心、穩定的象徵,這個山傳說中有五層,吳哥窟廟山頂部的五座寶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
參訪吳哥窟的人絡繹不絕,此地已成為柬埔寨的象徵性代表。
由於最初的引道在維修,於是在吳哥的南邊建造一條人工引道橋梁。但還是可以先往引道最頭端欣賞蛇神(Naga)的雕刻。
引道一直往前走就會看到正中心的第一個入口,外表上看起來似乎一進去就可以直達吳哥寺的內部(但你想得美XD還遠的勒)。
第一個入口進去後就是遼闊的吳哥寺,此引道才算是真正的起點。(總之吳哥寺看起來很小代表你還有得走XDD)
當天天氣陰陰的,因為當時天空才替此地洗刷了一番。
沿路可以見到許多當地的小孩子。這小男孩很可愛,提著看似水桶的容器,非常匆忙地往前跑,完全不在意容器內的水已經被撒出一半以上XD
不太清楚他拿這些像是竹木桶的用意,很像他的玩具?
猴子,是吳哥最常見的野生動物。每一隻,身材體型都十分豐腴,我想猴子應該是這裡最不容易挨餓的動物了。
第一層迴廊,迴廊內有長達100公尺的浮雕故事,描述著印度史詩的內容。
剛有說到吳哥窟是由三層長方形的迴廊環繞的平台組成,若你跟我一樣是會細賞浮雕的細節,光第一層就可能花上1小時左右的時間,再次建議小吳哥(吳哥寺)可以安排久一點的時間,畢竟這裡是大家在安排行程的時候絕對不會被捨去的景點呀!!!!
個人認為,小吳哥如果沒有帶上指南針其實挺容易迷路的,因為四面八方的建築物都很類似XDDD方向感差的我,已經迷失路途許多次XDDD
這次第二天欣賞日出的天空,果然還是配上藍色的天空,建築物感覺比較有生氣些。
幸好我們去的時候算是乾季(但也是一年最熱的月份XDD),雨神在我待在吳哥的這幾天都剛好公休。
白色的天空感覺就少了些活力。
來幾張走秀XDDD
看日出那天,我們想說衝第一個看能否往第三層爬,結果剛好遇到他們的節慶,只有當地人可以上去祭拜,禁止觀光客往上攀爬,
變成此次旅程的遺憾,聽說上去可以俯瞰整座吳哥寺。